這次疫情除了本身的話題之外,中國的「不透明化」也成為國際間爭論的焦點。最近一項新研究強調了在控制疫情爆發時「及早採取行動」的重要性。報告中寫道:如果中國當局提前一、二、三週採取行動,確診數量將分別減少66%、86%和95%。快速採取行動可能會阻止病毒的地域擴張,因此中國的初步反應如今備受爭議。
研究小組使用人口地圖繪進行了複雜的建模,以了解人類運動和疾病發作在不同情況下的演變情況。他們使用了有關旅行和疾病發作的匿名數據。這使他們能夠看到不同的變化將如何影響情況,以及干預時間和性質的變化,會如何影響疾病的速度和傳播。
研究發現:快速部署非藥物干預措施 (NPI) 對於預防病毒的地理傳播極為有效。研究人員發現,如果在三週前應用NPI,傳播可能會減少95%。延遲處理1、2或3週,會分別導致增加3倍、7倍或18倍的確診。南安普敦大學研究主任安迪塔特姆 (Andy Tatem) 教授解釋「對這種疾病作出快速反應的機會很少。由於可能需要數月才能發布有效的治療方法或疫苗,因此NPI類措施非常重要。」研究還建議,在未來幾個月內,中國應繼續進行「社會隔離」,防止再度爆發疫情。
研究表示,疫情初期,中國試圖淡化風險,甚至質疑那些在社交媒體上傳播有關當時新情況訊息的醫生。如今研究顯示,當時的這個舉動,可能造成今日的局面。這項研究的結果發布在這裡,同時也發布在期刊《Natrue》中。
巴黎小鹿編:95%……。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