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前討論過為何有些家長對孩子「沒感覺」,這回從孩子心理的角度分析,是什麼原因使他們對父母有種距離感。
1. 以前:「你為何花這麼多錢?我要這些花幹嘛?」
現在:「真希望她至少有傳訊息祝我母親節快樂…」
不少家長在他們感到憤怒、失望或只是累了時,就會對孩子批評一番。這是他們宣洩負面情緒、遮掩自身脆弱一面的方式,無論孩子說什麼做什麼,這些家長們總是能找出羞辱或讓孩子感受負面的方法。多年來,這樣的行為不但不會消失,可能還會惡化,孩子長大後,自然而然不會想再跟家長有或親戚有任何瓜葛。
2. 以前:「我不想吃燕麥!喉嚨會癢癢的!」「別再說了快吃!」
現在:「我不想再去看醫生,他都不好好聽我說的。」「拜託!我已經幫你掛禮拜四的門診!」
有的家長認為自己成功地把孩子養好給他們穿好,因此覺得自己是成功的家長,但他們的方式往往沒有妥協餘地而且冷酷,他們也許為孩子提供了生理上的富足,心理上卻是置之不理。長大後,孩子們也會覺得對家長有責任,像是金援他們、為他們找醫生等等。這樣的家長不該期望孩子能給予他們溫暖及真正的關注。
3. 以前:「為何只考80分?我才不管其他同學表現怎樣!你到底有沒有想得到一份好工作?」
現在:*媽媽又打來了*
過度自戀的家長,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。他們總是過度注重孩子的課業成績,餵養孩子過多來自自己的自負與傲氣,成績稍微低於理想就認定是種失敗,導致孩子成長過程總是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,漸漸開始疏遠家長和親戚們來逃避壓力。
4.「別打斷我!」
現在:「爸,我不是說過我沒空!」
情緒上忽略孩子的家長,雖然並沒有完全拒絕孩子,但也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注。他們老了,才突然發現孩子沒有給予足夠的愛、關懷與尊敬,覺得孩子不夠「敬老尊賢」。你說意外嗎?
5. 以前:「在聽什麼爛音樂?」
現在:「在看什麼爛節目?」
6.「你到底何時才要結婚啊?大家都已經結婚了耶!」
「我要掛電話了!」
家長們對孩子抱有期望是正常的,但過度就完了。那些來自家長與親戚們的催婚,只會讓孩子與他們越來越遠。孩子長大後不太想跟家長溝通,也是理所當然的。
7. 以前:「搞什麼東西?女孩子才喜歡畫畫!」
現在:「我想把這個獎項獻給我媽,她是唯一支持我的人!」
來自家長的心理支持,等同奶水之於嬰兒的重要性。雖然每個孩子對於家長的反應不同,有的人放棄,有的人會更努力證明自己,但依然會感到不受重視。
8. 以前:「哭什麼哭!大家都看到你哭了啦!」
現在:「你為什麼這麼冷血!」
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哭泣時羞辱他們,是令他們停止哭泣的唯一方法。他們不理解難過時哭泣是完全正常的,總是認為孩子不能有負面情緒。
9.「我大學休學還不都是因為你!要不是因為你,我早就當上首席工程師了。」
「謝謝你,但生下我是你自己的決定,不是我能選擇的。」
擅於情緒勒索的家長,對於讓孩子感到挫敗也一樣在行。他們的話語,「為了你,我…」是非常傷人的,孩子為了這些話語造成的罪惡感,會開始劃清界線不再受那些話語影響。況且,出生來到世上也不是孩子能選擇的。
10. 以前:「離婚?你覺得這樣大家會怎麼看待你?」
現在,「你自從離婚後就不怎麼跟我說話了。」
「別人會怎麼想?」只有最自私的人會這麼說,畢竟這樣的行為顯示了你對孩子的感受,遠不比他人對你的認同重要。他們希望自己維持完美的印象,沒有多餘心力關心孩子的感受。你覺得孩子還會想跟不接受他們的家長,繼續維持良好關係嗎?答案很明顯。
上述哪種情況最讓你有感?有哪些話,是你絕對不會對孩子說的?
同場加映: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