垦丁鹅銮鼻公园自2017年起,斥资逾亿元将老旧卖店改建为现代化绿建筑,但过程中却意外挖到石棺、贝冢,赶紧依《文资法》停工,并委托清大考古团队进行调查,如今更有重大发现!
图片来源/国立清华大学脸书,下同
根据《镜周刊》、《三立新闻网》报导,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李匡悌率考古团队于2019至2021年间,在屏东县「鹅銮鼻第一遗址」进行考古行动,顺利挖掘出极具价值的文物,目前在县政府与垦管处共同支持的「鹅銮鼻最南点工作站」整理及研究。
那么,究竟有何发现?副教授邱鸿霖表示,该区墓葬出土51具,其中10具使用石板、珊瑚礁葬具,据定年结果显示,人群密集活动的时间,约为4,200至3,800年前。此外,邱鸿霖指出,现场还有大量贝器的成品、半成品、胚料、加工过程废料与相关的工具,怀疑是座「贝器加工场」,可见鹅銮鼻人有一套独特的「贝器加工艺技术」。
邱鸿霖强调,以上不仅是台湾首见的史前时代贝器加工地点,更是太平洋岛屿最古老、面积最大的贝器加工场,且与太平洋岛屿发掘到的贝器相似,显示南岛族群曾在4千年前与海外交流互动。
图为贝质鲨鱼牙饰。
图为贝质鱼钩。
图为贝锛,可用来进行切割工作。
根据《中央社》报导,邱鸿霖呼吁,文物出土后无适合的地方保存,需要政府给予协助,做好协调和规划,让它们可以成功展示,也能照顾当地居民、振兴观光,形成重要的教育场域。
算是超重大发现捏!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