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孩子不当、危险脱序行为 家长该如何「导正」?医师解答!

孩子常常不吃飯或是邊吃飯邊玩碗,讓許多家長感到很頭痛,有時孩子還會因為好奇、有趣等因素而有一些不好的舉動,甚至出現危險行為,如:玩火、衝到馬路上等。到底該如何「導正」孩子的這些行為呢?

September 30, 2023
選擇語言:
TEEPR原創
採訪報導
綜合報導
編譯
特稿

【健康医疗网/记者吴仪文报导】孩子常常不吃饭或是边吃饭边玩碗,让许多家长感到很头痛,有时孩子还会因为好奇、有趣等因素而有一些不好的举动,甚至出现危险行为,如:玩火、冲到马路上等。到底该如何「导正」孩子的这些行为呢?

廣告1

土城医院儿童心智科医师杨纬圣表示,其实用「导正」这个词非常的「大人」,我们觉得不好的行为,有时可能是孩子需要的,对其发展也有好处,所以应先看到孩子的需求再决定大人要如何去反应,一起合作、营造一个比较好的互动模式,而行为分为危险行为、非危险行为,各有不同的应对方式。

 

危险行为先「制止」 反复练习注意周遭状况

孩子如果出现危险举动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时,许多家长会用「打」的方式,想让孩子感到害怕、知道自己错了,以免再出现相同的举动。但杨纬圣医师表示,身体的处罚对行为的改变基本上只有短期效果,孩子只会害怕「打」,并不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好、危险的,对孩子的危险行为也无法有长期影响。

杨纬圣医师建议,危险行为当下只要「制止」就好,不过制止后下次还是有可能会再犯,这是因为危险行为出现主要是孩子没有注意到环境、自身、他人等状况,制止是为了让孩子停下,让他的注意力从自身想做的事,转移到要注意大人、周遭环境上,而这过程对孩子来说是需要反复练习的。

经过重复练习后,孩子才有办法知道在这环境、场域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下次使用。另外杨纬圣医师提到,制止危险行为后,等孩子注意力放在大人身上,可以和他约定不牵手就不前进或回家;4岁以上的孩子认知理解力较成熟,可再加以说明行为会产生的危险、后果,让孩子感受到危险与行为的不正确。

廣告2

 

非危险行为采「自然后果」 奖励积分制亦有帮助

至于非危险行为,杨纬圣医师建议,可以利用「自然后果」的方式来因应,例如:边吃饭边玩碗可能会把碗打破,孩子看到这样的状况可能会吓到,大人可以借由这个状况去教育孩子,让他知道行为跟后果是关联的,下次孩子可能会不喜欢这个后果便去调整自己的行为。

而比较大的孩子也可以透过行为治疗、行为改变技术,利用正向的鼓励、奖励积分制等,帮助孩子建立好的行为、削弱不好的行为。杨纬圣医师表示,如果用过都没有效,接下来就要去思考孩子的动机高不高,如:孩子是否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、他是否愿意配合等,「动机」其实是之中最重要的部分。

其次,积分集点的密集度、兑奖的密集度等也都会影响奖励制度行为治疗的成功。杨纬圣医师提醒,这些都没有一定的标准,相当个别化,应以孩子的需求、企图心等个别调整,需要家长慢慢尝试,也可以与儿童青少年相关的心理师、医师等讨论,寻求适当的协助方法。

健康医疗网提醒您:若面临孩童身心发展、亲职教养挑战,可以查询「全台儿童心智科医师分布(https://www.tscap.org.tw/tw/Retail/ugC_Retail.asp)」 咨询儿童心智科医师!

以上内容由健康医疗网授权转载

TEEPR 亮新聞著作權聲明:非法抄襲TEEPR 亮新聞網站請注意,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TEEPR 亮新聞 編輯撰寫,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。本網站之文字敘述、圖片、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。微改標題、圖片、前段,仍然抓得到!
分類:知识
加入粉絲團! 面对孩子不当、危险脱序行为 家长该如何「导正」?医师解答!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!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
廣告
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