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论在国语或台语,「称谓」一向不简单,小孩出生后事情更复杂了。一位人妻上网提问该如何称呼「祖母的姐妹」,她的儿子叫婆婆「阿嬷」,婆家习惯用台语叫人,「我原本以为儿子叫我婆婆的姐妹应该是『姨嬷』 (台语) ,结果我婆婆说是『姨婆』 (台语) 。」娘家则习惯用国语称呼,她以为儿子要叫外婆的姊妹『姨婆』 (国语) ,但却被纠正讲「姨奶奶」。人妻一团乱:「台语到底是叫『姨婆』还是『姨嬷』?」
示意图非当事人,翻摄自《华丽计程车行》
脸书社团《爆系知识家》的网友解释台语称谓有地域差别:「娘家在屏东,我家是叫『姨婆』;我老公基隆人,他们说『姨嬷』。纯粹只是地区不同有不一样的说法而已,其实很常见的~」、「我在屏东的长辈说姨嬷,嘉义跟台南都叫姨婆」、「我们家统称姨婆 (台语) ,嫁到台北才听到姨嬷这词」、「我只知道如果我叫对方阿姨的人,我的孩子就要叫他姨婆;我叫姑姑的人,孩子叫姑婆,好像没有刻意分娘家还是婆家,一切都看我是怎么称呼对方」、「看爸妈怎么叫,小孩叫男的加『公』、女的加『婆』,大概就都对了」。
示意图非当事人,翻摄自《华丽计程车行》
另有网友叮咛叫姨婆和姨嬷意义不同:「叫『姨嬷』很容易会被纠正,是因为『姨嬷』一词,有一身分解释是『阿公的妾室』的意思。『姨嬷』是个很特殊的词,以前只有大户人家才会用到,现代台语有时会因为方便性及外来用语的影响,产生一些歧意,但称呼这种真的会比较严重,毕竟是晚辈称长辈,建议一开始还是用『姨婆』会比较保险。」
示意图非当事人,翻摄自《华丽计程车行》
在教育部《台湾台语常用词辞典》中,也只有收录「姨婆 (î-pô) 」没有「姨嬷」。原PO看了上述内行的分析后才恍然大悟:「感谢解释,我第一次听到婆婆跟我儿子说『叫姨婆』的时候也疑惑为什么不是姨嬷 (原生家庭非台语使用者) 。」不过语言是活的也有区域性,并不是每位长辈都有忌讳。你们家怎么称呼「阿嬷的姊妹」呢?
翻摄自脸书《爆系知识家》
台语的区域特性很有趣,南部人的日常用语,有可能是北部人的罕见词汇!一位乡民跟台北来的朋友去小吃店用餐,坐下后他用台语说「桌子很『惊人』」,没想到台北朋友一头雾水反问:「为什么很惊人? 有鬼吗?」你知道台语的「惊人」是什么意思吗?【下滑延伸阅读看更多】
示意图非当事人,翻摄自《台北女子图鉴》
台南老家都叫台语称谓~外婆那边叫「姨婆」、奶奶那边叫「姑婆」 ( •̀∀︎•́ )✧︎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